抱薪救火的意思是什么?抱薪救火造句

抱薪救火的意思:

[ bào xīn jiù huǒ ]

比喻因为方法错误,虽然有心解决问题,结果却使问题更加严重。

抱薪救火百科解释:

抱薪救火,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魏世家》中苏代与魏安釐王的一段对话“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意为: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

抱薪救火的近义词:

火上浇油,饮鸩止渴,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抱薪救焚,负薪救火,扬汤止沸,引足救经,南辕北辙,披麻救火,把薪助火

抱薪救火的反义词:

雪中送炭,根除祸患,釜底抽薪,拔本塞源,绝薪止火

抱薪救火造句:

你这种抱薪救火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走向歪路。

他们斗得这么激烈,是因为你那次调解不当,有如抱薪救火。

我们做事要讲究方法,不能抱薪救火。

股市都已崩盘了,分析师还在劝投资人继续加码,岂不是在抱薪救火?

立委批评金钱外交就如同抱薪救火,对方有所仗恃,当然予取予求了。

他们俩吵架,你不劝,反而也加进去,你简直是抱薪救火?

他都因签彩券亏空了许多钱,竟还想签注更多来补救,真是抱薪救火,奇笨无比!

他一生谨慎,说话不能说是字字珠玑,但也都是字斟句酌;为人处事从不刚愎自用,更不会做抱薪救火的蠢事。

抱薪救火成语接龙:

抱薪救火–>火烛小心–>心上心下–>下笔成文–>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礼顺人情–>情同手足–>足食足兵–>兵销革偃–>偃旗仆鼓–>鼓舌摇唇–>唇齿相须–>须髯若神–>神不附体–>体规画圆–>圆颅方趾–>趾踵相接–>接风洗尘–>尘羹涂饭–>饭来张口–>口说无凭–>凭空捏造–>造端倡始–>始末缘由–>由博返约–>约定俗成–>成群集党–>党同伐异–>异闻传说–>说东谈西–>西方净土–>土牛木马–>马仰人翻–>翻然改进–>进身之阶–>阶前万里–>里应外合–>合盘托出–>出乎意外–>外圆内方–>方面大耳–>耳目昭彰–>彰明昭著–>著作等身–>身做身当–>当之无愧–>愧不敢当–>当耳边风–>风移俗改–>改政移风–>风雨同舟–>舟水之喻–>喻之以理–>理直气壮–>壮志未酬–>酬功给效–>效颦学步–>步步高升–>升山采珠–>珠沉沧海–>海约山盟–>盟山誓海–>海底捞月–>月夕花晨–>晨炊星饭–>饭囊酒甕–>甕里酰鸡–>鸡犬桑麻–>麻痺不仁–>仁人志士–>士饱马腾–>腾云驾雾–>雾里看花–>花攒锦聚–>聚萤积雪–>雪花飞舞–>舞榭歌楼–>楼船箫鼓–>鼓唇摇舌

抱薪救火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抱薪救火的出处: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

《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薪救火相关谜语:

“抱薪救火”为谜底的谜语

1.火薪(打一成语)

2.一个人抱着木头救火(打一成语)

本文章来自用户分享,分享人:汉字字典,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点击我联系),经核实,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oc.duoxiangpai.com/92617.html

(0)
汉字字典汉字字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