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工程地质学学科总结 地质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2023工程地质学学科总结 地质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学习地质专业总结1实习目的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区和雨城区上里古镇地区(由雨城区市区沿31…

学习地质专业总结1

  实习目的

  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区和雨城区上里古镇地区(由雨城区市区沿318国道至芦山县沿途地区及雨城区市区至上里古镇沿途)的地质地貌特征的实地观察,使我们对课本上的地学知识有了从理论到实际的认识。更加深入的巩固了我们的地学知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规划和灾害治理方面的成功和不足。为将来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实习时间

  20XX年1月4日 1月5日。

  实习地点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飞仙关——芦山县沿途地区和雨城区——碧峰峡镇——上里古镇——白马泉地区(由雨城区市区沿318国道至芦山县沿途地区:茶马古道、猪儿嘴、陆王沟、老君岗、龙门溶洞、龙门乡红星村,以及雨城区市区至上里古镇沿途地区:太平桥、太平电站、陇西大滑坡、白马泉、上里古镇二仙桥)四、实习内容1、地区概况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北为阿坝藏族自治州,西与南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面有成都、眉山、乐山3市,市域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概括起来讲,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1]雅安市位于川西地槽区和川东地台之间,地壳运动剧烈。从震旦纪以来,历次构造运动为雅安地区遗留下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等多种走向的褶曲和断裂。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作用下,产生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等种类俱2 全的岩石变形,构成歹字形、人字形、山字形等类型多样的构造体系。

  地下水资源白马泉白马泉是典型的虹吸泉,其形成是由于山体外部的破碎带形成的孔洞和裂隙中侵透水流出,其中含有大量气体,液体与气体产生的震荡发出“嗒嗒”之声,犹如骏马奔驰的声音,故人们将此泉水称之为“白马泉”。由于水在岩层中渗透时,矿物质对水有过滤作用,溶解有益物质,大量的溪沟对地下水有补给作用,同时由于岩层中的多层裂隙作用,控制着水量,地温相对于大气温度来说,相对稳定,冬天时低温高于气温,夏天时,低温低于气温。所以这里的水喝起来滋味很好,而且温度合适,冬温夏凉。因为岩层对水体的作用,使水温保持在十几度,冬天比人体温度高,夏天比人体温度低,所以喝起来很爽口,并且也不会因为干旱而枯竭。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水相比于地表水有很多优越之处,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广,其流量一般不受季节的变化的影响,在干旱地区、干旱年份的供水作用尤为突出。在地下水入渗及渗流过程中,由于岩层过滤,水质都比较纯净不易受污染,但当地下水被污染后,比地表水更难于净化。地下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一种数量有限的资源。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及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地下水的需求增加,首先是在一些缺乏地表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量而集中的开采地下水,很快引起区域性水位下降,出现地下水资源枯竭的现实威胁时,人们才会意识到地下水是一种数量有限的珍贵资源,必须查明数量,有计划的开发利用。白马泉被科学的利用于旅游开发,是对地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不仅保护了白马泉的水资源,还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

  地质构造与地貌

  单面山:猪儿嘴猪儿嘴是最为典型的单面山构造,是下第三系名山群地层,泥岩夹薄层粉砂岩,易分化形成土壤。其顺向坡长而缓,地质条件稳定,水系发达,土壤较为肥沃,适合农业开发利用。其逆坡土壤不稳定,易发生垮塌,其附件既不适合农业生产,亦不利于城建规划。在岩层中可以看见地下水出露,水流从逆坡流向顺坡,5 故在顺坡的底部容易找到地下水。

  飞来石:龙门乡红星村在龙门乡红星村,可以看到大量的砾岩,当地的耕地均在砾岩表面风化形成的很薄的土层上。很容易看到,在红星村的周围山体均为泥岩,而此处的出现的很多砾岩沉积,此处应为典型的“飞来石”奇观,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如此大范围的飞来石都是极其罕见的。据老师讲解,此区域内大量出现“飞来石”可能是因为数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时,地壳板块活动,使同一山体的两边向旁边挤压,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山体断裂产生的碎裂物质,在岩体断裂时弹射到当今红星村所处区域,散落到各地,形成现在所看到的“飞来石”奇观。这些砾岩大小不一,对于研究古代造陆、地质运动、地壳活动等有珍贵的科考价值。飞来石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零星分布的砾岩,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使得原先较为平坦的地区变得混乱,无法形成成片的土地,而且,此处“飞来石”中的岩石均为钙质岩类,石灰岩含量高,碱性偏强,在雨水的作用下,钙质物逐渐与土壤混合,致使土壤碱性增强,影响作物生长,使得该地区极不利于农业耕作。而因其地形限制,使得土地的合理规划也存在巨大困难。

  地堑:陇西河太平桥地区两条大致平行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中间部分岩块下降,形成地堑。陇西河太平桥地区,岩层趋于水平,此处为龙泉院大石板断层和吴家山庙子岗断层的作用下形成的地堑地形。在桥下观察可以看出,该处岩层倾角较小,地质条件稳定,此处可以建造高速公路桥。稳定的地堑构造,也使得当地居民可以得到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当地农田布设紧凑,具有稳定的农业耕作环境。太平桥地区四周高,中间低,使得农田、居民点的排水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农田的周围有很多的排水沟,水利设施比较健全,农业发展和土地规划的现状都很好。

  笔架山:上里古镇二仙桥站在上里古镇二仙桥上,可以看到不远处有很多个并不太高的小山,其形成是由于软硬岩层相间产生的差别风化,软岩层更容易被风化,而应岩层残留下来6 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整个连绵的群山和高下不一的山谷与山峰,看起来像笔架,因此被称作“笔架山”。该地区是白垩纪贯口组地层,多砖红泥岩及钙质粉砂岩。这个区域的地质环境较好,位于一二级阶地之上,有丰盛的土地资源。四处高两头低的地形,适于高灌低排,农业生产很是便利。此地为与单面山的裂倾坡,本不适宜耕作及居住,但仍能看到许多居民点为于山脚。总体来说,是由于山体有大量的植物覆盖,对水土的流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岩石不至于裸露在外,而且裂倾坡的坡度并不很大,相对比较缓。故居民点修建在山下能较好的调节室内环境,笔架山可以阻挡强烈的太阳光,减缓风的对流运动。于是,形成了非常有利于人们居住的“风水宝地”。

  实习心得近两天的实习,使我更加深刻的巩固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知道了理论知识如何结合实际,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为人类造福。本次野外实习,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地质学与地貌学》与本专业的’联系。这次地学野外实习丰富了我的眼界,看到了书本所讲内容,巩固了书本知识,还学到了当面对实际问题时,必须考虑到人文、社会、经济的各方面情况。要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在进行治理类似的地址灾害时,不仅仅是在治理,不顾其他诸如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是不能取得由效的成果的,要多方面的考察,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确保在保护水土流失的大前提下,更多的应该考虑到百姓的生活,争取到百姓的支持,才能取得较好成绩,其措施才是长远的。在观察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大自然的运动,大自然在上百万年的运动中,或者悄无声息或者剧烈的运动之中,改变着地球上的生物活动,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同时也创造8 了非常多的奇观为世人惊叹。从山体的褶皱、山体的断层,以及遗留下来的风化沉积物,我似乎看到了过去此地的地理形态,我似乎能想象到当时的情景。我想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只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前进,否则只能自取灭亡。在看起来并不是很大的区域内,我们看到了多种地质构造,地质奇观及一些灾害治理的工程。学到了很多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知识,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以及灵活的处理问题,还学到了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也在途中加深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本次野外实习是我学习生涯中的一次重要体验,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裨益。

学习地质专业总结2

  地质测量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是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工作包括煤矿的勘探、安全生产、都要从地质测量工作抓起。煤矿的生产建设是从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开始的。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目的任务就是为煤矿建设远景规划、矿区总体发展规划、矿山建设初步设计提供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采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离不开煤矿的测量和测算通过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和开采技术条件可行性评价为有关部门和企业投资决策确定工程项目建设计划等提供依据。

  由于煤矿所处地质环境不同,造成矿山开采煤层、开采规模、开采方式各不相同,且上覆地层的岩性、厚度也因地而异,故造成煤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程度和模式是有较大差异的,从而显示了地质测量工作在开采过程的重要性。特别是地质测量工作不论在矿山前期设计规划,还是在在施工过程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地测部门要对设计、施工、采回等部门提供的地质、测量资料的质量全面负责,如出现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负责重解释或重新调查。针对每个掘进工作面,都要实际及时编录、整理,如发现疑难问题,及时向公司汇报,共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意见,使生产正常进行。还要经常分析研究周围已采工作面资料,结合现工作面的地质情况,预报未开拓区的地质变化,每季度末对该季度内的地质预报的准确程度做一次全面总结,为下一季度地质预报提供借鉴。

  二是在施工中,回采工作面设计前,必须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提出回采工作面连续推进和断层和褶皱形态。在回采过程中,掌握工作面的地质变化规律,经常分析研究工作面有无影响回采的各种地质隐患,若有应及时提出补救措施。综采工作面必须用物探、钻探、巷探等方法查明工作面中间有无隐伏断层或陷落柱等。在每一工作面回采结束后,都要认真进行采后总结工作,对提供的掘进、回采地质说明书的准确程度做出评价。另外,地质部门还要对有岩浆岩侵入的煤炭测定煤的变质带范围及变质程度,测定煤层冲刷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薄煤带范围对煤质及回采的影响,通过核实后的煤厚,计算工作面储量,为生产衔接提供可靠的依据。测量部门现场实测的数据,为导线布设,预计导线误差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料。特别是发生地测事故时,要实事求是,认真追查,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抓好责任落实,为以后工作提供借鉴。如果不及时校对和更正,必将对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带来灾难的后果。另外,要提升地质测量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由于部分地质测量人员认为地质测量只是为生产提供数据服务,没有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来提高自己的认识。要想改变这种观念,必须加强对地质测量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确实使他们认识到这项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地质测量人员在工作中确实要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准确的数据,来赢得自己的地位,要正确处理好数据和现场施工的关系,为施工单位提供一流的服务,为他们在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排优解难等等来不断提高本人的思想认识,这样地质测量工作才能永远立于重要位置。

学习地质专业总结3

  第一章绪言

  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地层

  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构造

  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

  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并进行装订。

学习地质专业总结4

  今年以来,党支部在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搬家倒面频繁的生产条件下,瞄准200万吨生产目标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截至9月底安全产煤一百五十多万吨,为安全高效生产区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扎实开展培训工作,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党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把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和增强队伍凝聚力作为提高队伍战斗力的有效手段,扎实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他们以新装备的投入为切入点,紧密围绕操作员工的技术素质开展了系统培训,制定了完善的员工培训计划,建立了员工培训管理考核机制,出台了员工参培和考试成绩考核机制。在培训方法上,他们采取

  “走出去,请进来”,“自我培训,自我学习”,“技术练兵,领导在先”等培训措施。每当引进新设备,这队党支部都积极选派技术骨干、技校生、生产骨干等参加厂家组织的培训,在第一时间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方法。同时,这队党支部定期选派员工去机采科、设备科等单位交流学习,有针对性地了解和掌握设备的维修技能。在此基础上,这队党支部从专业技术人员、技术骨干中聘任兼职教师,由兼职教师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理论培训。为鼓励员工学技术,这队党支部对员工的‘一招鲜’

  技术进行表彰和奖励,并把这些技术推广到全队的相关操作人员。此外,这队党支部还采取管理人员、技术尖子与操作员工“结对子”等帮教互助方式,来巩固、扩大技术员工的层面。为深入挖掘农民工队伍的潜力,这队党支部鼓励农民工报考技校,选拔7名优秀农民工走上了管理岗位,为农民工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台,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

  二、强化现场管理工作,确保原煤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围绕安全高效队建设,这队党支部从机制建设入手,制定了《值班人员信息反馈制度》、《班组长班末汇报制度》、《保正规循环“三规定”制度》、《影响时间预控制度》、《生产准备管理制度》和《机电检修管理制度》等二十多项岗位责任制,实现了全员覆盖,考核落实到人头。按照走动式管理要求,这队党支部把工作重心放到工作现场,在管技人员中实行全过程巡查、安全确认和日清日结,突出强调责任链管理,实现了工作无死角、管理全覆盖。在生产过程中,这队党支部从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入手,要求专职管技人员认真参加新装备的培训工作,超前掌握设备运行状况,保证设备的顺利运行。在此基础上,这队党支部大胆创新工作方式,打破过去两班生产、一班准备的传统生产方式,改为三班生产、一班准备的“四六制”工作法,既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又增加了有效生产时间,实现每天最高可多出两千多吨煤。

  三、细化安全管理标准,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今年以来,这队党支部紧紧抓住安全生产这一核心工作,从制定各工种、岗位规范操作标准和管技人员规范管理标准入手,本着全员、全过程的原则,对全队所有的管理岗、操作岗进行了全面梳理。每个操作环节都按照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和文明生产的要求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确定出岗位流程中的安全操作关键点。对员工在每个工序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进行哪些安全确认都进行了重点提示,并逐一制成流程图。经过几次修改完善,这党支部整理了14个工种岗位、168个操作环节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15个管技人员现场规范管理标准,形成了一整套岗位过程现场管理和操作标准流程体系。同时,这队党支部还结合老工人、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针对重点工种、常见事故编成易记可操作的安全提示警句,结合编制的工序流程辑印成册,下发到全队员工手中,为员工规范操作提供了依据。通过细化安全管理标准,这队实现了安全生产。

  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截至目前依然保持了年产煤200万吨水平,杜绝了重伤及以上事故,质量标准化达标率达到了100%。

学习地质专业总结5

  工程地质实训为期一天半,总共观测三个站点,但是由于实训前雨水比较多,最后才去了两个测站点。一个是密石洞,一个是从化断裂带。

  6月27日,上午老师讲过一些出外的注意事项后我们吃过饭就整装出发去了我们测量的第一站—密石洞。首先,老师讲解这次实训的内容,提出四个问题让我们有目的的去进行这次实习。

  带着问题,我们观察这里的岩石。发觉这里的岩石以页岩和砂岩为主,也发现了很少的石英,石英属于岩浆岩,不过这边的岩石是层积岩。因为这里的岩石分布着大量的页岩和砂岩,这两种岩石是层积岩中的典型岩石。经过老师最后的汇总解答后,我们明白这里的的岩石为层积岩不只是因为它有着页岩和砂岩的大量分布,它的岩层层理也在告诉着我们这里的岩石是层积岩。

  砂岩:由50%以上粒径在0。074~2mm的砂粒胶结而成的。按粒度大小可分为粗粒、中粒、细粒及粉粒砂岩;根据其主要碎屑成分又可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等,砂状结构,层理构造。我们发现这边的砂岩粉屑砂岩比较多,还有长石砂岩。页岩顾名思义,它的纹理就像一页页的作业纸那样,在强大的压力下变成这样的。

  由于我们这次观察的地点是一段新建的高速公路旁边,是从山中开辟出来的,所以那些岩石都是裸露在外。这段时间的雨水比较充沛,加上那猛烈的太阳,日晒雨淋,靠近植被的岩石已经变成了泥土,完全风化了。由上往下,岩石的风化的程度越来越低,接近地基处只是微风化的程度。岩石之所以那么破碎,是因为岩层的活动,内应力的作用和外应力的作用,还有因为是施工后不久,岩层的完整性被破坏了。

  我们最后还测了产状,不过由于操作原因我们的数据有偏差,不能作为实验数据记录下来。

  6月29日,我们去第二测站—从化断裂带观测,这次的问题和上次大同小异。这里的岩石是三大类中的变质岩,具体有糜磷岩、流纹岩。还有岩浆岩在其中分布,我们发现了类似于页岩的岩石在其中也有分布,后来才知道那是片岩。

  因为这段时间雨水很多,那里的岩石被雨水侵蚀的很厉害,轻微点的就用锤子轻轻敲击就掉了,而严重点的像流纹岩之类的用手一捏,成泥块了,所以我们这次标本的采集基本用手直接掰下来。这里的岩石大多都风化很严重,加上雨水的侵蚀,被破坏的很严重,这影响到我们的观测。

  那里地处从化断裂带,地壳活动比较激烈,岩层变化大,又加上人为的破坏,所以那里的岩石不能用破碎来形用,已经成泥了,变成泥沙了。旁边就是一个沙场,原料就是那里的岩石。我们回校后观测了学校小道旁的那几块石头,那是石灰岩,大自然的神奇让这几块原本平凡无奇的岩石变得婀娜多姿,成了我们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次的实训时间不长,我们对于地质方面的了解不够。不过我们是道桥专业,不必如环境地质班那样研究的透彻,我们只是最基本的了解了一下地质方面在我们道桥施工方面占的比重,这是基础部分。我外出的时候有留意过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建好路后,路边还要弄防护带,以减少滑坡事故发生的概率,这与地质学这门课程有关。

  通过这次实训和上次的测量实训,我明白我们道桥专业不容易。不只是局限于修路建桥方面,还要学会如何和大自然协调好,让路修起来和桥建起来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这次的地质实训也让我们和大自然更亲近,让看到了我们平时没看到或者没留意的风景,见识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岩石中的美丽。

学习地质专业总结的文档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了解更多学习地质专业总结相关文档内容,就上多想文档(https://doc.duoxiangpai.com/)

本文章来自用户分享,分享人:每日总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点击我联系),经核实,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oc.duoxiangpai.com/37301.html

(0)
每日总结每日总结

相关推荐